除了上述的内在心理动力,还需考虑个体的「早期决定」对关系发展的影响,更能概念化伴侣关系困境的出现。「早期决定」系指个体决定关系创伤对关系期待的影响;当关系创伤发生后,个体可能选择不抱持与他人产生深度连结的期待(即:放弃亲密/紧密的关系期待),保持疏远的人际相处,维持低质量的关系链接;抑或,个体仍保留对关系的期待,相信当下与未来仍有好关系连结的可能性。换言之,受关系创伤的个体的「早期决定」就是:选择「放弃对关系的期待」,或是选择「保全关系期待」。
01 内在心理动力的动态平衡成就伴侣关系
如果受关系创伤者选择「保全关系期待」,个体接下来的生活就得致力于平衡前述两个冲突的内在心理动力。持续生存发展的内在心理动力,对于个体而言,可以称之为「相对好关系的持续需要」;尽其所能地回避创伤重现的内在心理动力,则称之为「控制难以回避的长期关系创伤」。所以,个体在伴侣关系的建立过程中,要不断平衡「相对好关系的需要」与「控制难以回避的长期关系」,此阶段通常是强大的「相对好关系的需要」与暂时关闭的「回避关系创伤重现」的动态平衡,才能让个体顺利地进入伴侣关系。
02 失衡的内在心理动力与关系质
遭受关系创伤的个体,当做出「选择保全对亲密关系期待」的早期决定,就会强烈企图获得孕育完整自我的伴侣关系。然而,随着关系进展,两人关系趋于紧密,愈加依赖关系的支持和陪伴;但是这些被保全的期待与依赖的需要却都缺乏真实经验、都是过去未曾出现的陌生经验,个体难以从伴侣的关心与支持获得期待与需要的满足,反而因为关系亲近的增加,他们过去在关系里被抛弃、忽略与虐待的经验变得活跃与清晰;在这样的关系背景下,伴侣相处的摩擦或不满,形成内在需求与现实情境的严重落差,个体容易出现关系创伤重现的强烈焦虑。另外,由于个体高度需要对伴侣关系的「可逃离控制感」,因此保持距离与争吵,成为主要的因应方式,只是这种增加对关系「可逃离控制感」的因应,却同时在破坏关系的质量,接着又会增加个体关系创伤重现的焦虑。这样破坏关系质量的恶性循环,终究毁坏个体对关系的正向期待,越来越想逃离关系。
03 内在动力变化与伴侣的关系困境
然而,想要逃离伴侣关系的强烈动力,一旦引发个体「害怕关系消失,失去关系连结」的焦虑,此时无法逃离关系的个体将会陷入混乱,在「控制难以回避长期关系恐惧」与「害怕关系消失,失去关系连结」两者之间的拉扯,形成了强烈的「关系困境」,个体陷入极大的痛苦,成为寻求心理协助的主要动力。此时,建立伴侣关系阶段的内在心理动力「相对好关系的持续需要」,已经不再是当下维系伴侣关系的主要心理动力,取而代之的是:如何在关系里平衡「控制难以回避长期关系恐惧」与「害怕关系消失」的心理动力。个体在伴侣关系经常透过攻击、批评、放话、忽略、冷战、退缩或更复杂的因应来保护自己,但又因害怕「失去关系」,突然会展现出忽略前一刻关系紧张的刻意讨好,让关系在危机中「不稳定」地维持。最后,伴侣关系走向前述的关系困境:「对伴侣无法抱持正向关系的期待,也无法离开关系」,这种双避冲突的亲近关系将在看不到尽头的害怕里,日夜地煎熬关系中的伴侣,彷佛下一刻关系创伤就要重现,个案的身心失调如自律神经失调或忧郁症,便是常见的代价。
04 关系素养是一个对于关系的知识、因应的能力与态度的完整概念伴侣咨商的初期阶段,需要让关系中冲突的双方,开启或重启合作性的沟通,以面对关系的困扰与议题。考虑各自成长经历的个别差异,以及对于关系的知识与沟通技巧不足,伴侣在进入伴侣咨商的过程中,双方需要学习与提升各自的关系素养,接受与适应伴侣咨商的会谈架构,进而改善伴侣关系。
关系素养[1]的元素,如下
- 在伴侣关系中觉察认识自己状态与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
- 包容异已的态度。
- 合作为前提的沟通模式,提升互动的质量。
换句话说,关系素养是:伴侣咨商互动合作的过程,伴侣「认知」彼此均需要认识关系中的自己与对方,学习并展现调节自我的情绪,适当地表达自己遭遇的问题与面临的困难,并具备倾听的能力及妥协让步的态度,以化解关系的分歧与冲突。
协助伴侣提升对「关系困境」的觉察,减少对伴侣进行对错式的审判,并聚焦原有个体因应关系/回避恐惧的讨论中。咨商过程逐渐增加心理师在伴侣关系的涉入程度,减少只有伴侣对话的状况(原有的互动模式),建立三人互动关系。
焦点一:伴侣现在的问题是什么?了解现阶段伴侣在生活及主观感受上遇到问题与痛苦为何?
1. 伴侣各自的主观痛苦?持续时间?强度?频率?
2. 关系取向深度心理治疗架构下,伴侣目前的问题描述?
焦點二: 关系的存续。驱使伴侣前来会谈的内在动力是什么?了解伴侣的内在恐惧、不满与对维系关系的渴望。
1. 伴侣在关系中所面对难以回避的长期关系恐惧为何?
2. 伴侣对维系关系的渴望为何?陷入害怕关系消失、失去连结的恐惧强度?
3. 伴侣如何因应?
焦點三: 关系素养的评估。评估双方目前对关系的认识、沟通的能力、沟通的型态与面对关系的态度。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后续伴侣与心理师合作的可能性。
1. 心理素质:伴侣双方觉察内在与理解/感知他人的能力。
2. 关系的态度:双方对「维持关系」的想法/价值观?双方对关系呈现的态度。
3. 沟通的能力:双方对语言的理解与对关系的诠释、表达能力、合作的态度(动力运作)、思考的弹性与灵活度。
焦點四: 讨论呈现与确认伴侣关系困境,提升伴侣对咨商关系的理解,伴侣评估双方的期待与伴侣咨商目的之契合度。
1. 讨论一:以关系的角度来谈伴侣的困境。
2. 讨论二:对伴侣问题及咨商效能的期待。
[1] 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为适应现在生活及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态度。素养是一种能够成功地响应个人或社会的生活需求,包括使用知识、认知与技能的能力,以及态度、情意、价值与动机等;核心素养的内涵涉及一个成功的生活与功能健全社会对人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