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想要的理想关系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关系!」
当你听到有人这么讲时,请问你对这句话的观感如何呢?
我对这句话的第一反应是:这听起来像是依自己需要而期待对方的不平等关系!
但细细想来,发现「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理想关系」蛮有值得玩味的内涵跟可堪探讨之处。
「召之即来」意味着在需要时可以及时获得有效的协助,「 挥之即去」则意味着这个关系不会让人产生被限制和被控制的压力。「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理想关系」是兼顾了需要时对方及时来提供帮助,以及希望这个关系里不会有限制与控制的压力。是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期待!
这样听起来超级能满足自己需求的关系,毫无疑问是对好关系的极度理想化。让人不由得想到需要完全仰赖妈妈随时留意并给予恰当照顾的小宝宝们。在小宝宝的世界里,对生命的美好感知应该就是始于被万般呵护与照顾着吧!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是一个十分有划面感的词语。从划面里我们看到拥有那样的关系需要对方的主动配合,因而对方必然是一位超级聪明、超级厉害、超级有能力、超级…的一个人,这样他/她才能随时体察到关系中的另一方是否需要帮助,并在需要的当下及时提供恰好所需的帮助。
注意!是要同时兼顾「及时」跟「有效」!与此同时,这个超级聪明、厉害、有能力的人也要随时留意关系中的另一方何时需要空间,并心甘情愿地配合,不会让对方产生压力。
正如小宝宝「这世界如我所愿」的期待必然破灭, 能完全提供自己所需的完美照顾者并不存在。小宝宝渐渐长大,当他们努力使用眼泪、动作、语言来表达需要,并因此争取到了更好的照顾,他们或许就学习到了「求助」的能力。那么当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需要帮助时,「求助」就成为自然的动作。然而有些孩子则没那么幸运,当他们身边的照顾者限于能力或限于现实条件,既无法照顾孩子的需求,也不能好好回应孩子的求助,甚至可能因难以忍受内在愧疚的折磨反而对孩子的需要加以责骂甚至惩罚。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自然会害怕再去开口求助!
对这样的孩子来说,表达需求不但可能被粗暴拒绝,甚至可能遭受羞辱与惩戒,因此美好的想象中的关系最好就是要具备像「召之即来」那样的特征——当自己需要时,只要一个细微的动作甚至眼神,对方就能get到自己所需,「主动」、「及时」地提供「有效」的帮助。
当我们再次回到小宝宝的世界,他们的世界如此单纯,吃吃睡睡、探索自己目之所及的世界、感知自己的身体,从「我与世界浑然一体」到逐渐将外界及他人跟自己分离。在足够好的照顾下,他们得以用自己的方式和步伐去探索周围,因而对世界有所认知。然而若照顾者因无法克服自己内在的高度紧张或焦虑,而以严厉的态度对孩子,多加限制或控制,那么孩子对关系的经验与期待会是怎样呢?他们必然会觉得亲近的关系给人束缚与限制感。这关系让他们坐卧难安,生怕下一刻就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怕自己被斥责、被限制、被规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样的要求不能提出⋯这样的关系让自己无法停留安定在其中。因为没见过好关系的模样,限于过往经验,对关系只有可以逃避所惧的期待,因此他们期待没有限制的关系:「挥之即去」
限于过去的关系创伤,当我们内在有着对关系的高度焦虑,要回避其所暗示的关系的某种威胁或害怕,我们就会赋予期待中的关系很多不合乎现实、限制性很高的期待:我害怕去开口求助,我就要你按照我的期待来帮我,所以要召之即来;我担心跟你靠近之后你呆着不走,会限制我和控制我,所以我要求你挥之即去。
简而言之,「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是如婴孩般期待的、极度理想化的关系,是「有帮助但是没负担」的关系,是强调自己期待的关系。
退一步讲,假设真的有一个人可以满足你「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期待。当你真的拥有这样美好的理想关系,你能够安顿自己在这个美好的关系里,不会因为他/她如此美好而开始忧心忡忡、患得患失、疑神疑鬼吗?「天下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好的事?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吧!」熟悉的负向经验像沉重的浓雾笼罩生命的角角落落,偶尔的美好经验就像短暂的烛火,明亮一时,照亮的只是短暂的时空,之后便迅速黯淡而逐渐被浓雾吞没。没有求助的能力、没办法将自己安顿在亲密关系中,却期待可以享有「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理想关系」,就像在弥漫的浓雾中寄望于借一把火柴照亮前路。更不要说,好的关系一定具有平等性。当你期待对方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也同样意味着你也要有与之对等的能力。即你要知道他/她的需要,能够在他/她需要的时候立即去协助,而且当对方需要空间时,你不会有关系起变化的焦虑,因此可以安住在这样的关系中。
因此,享受「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关系,意味着对关系的双方都要有所要求,没办法做单向的期待。并不是只要对方有这个主动能力你就有办法接受得了,就像对频道不同的电磁波,接收器只能接收一个或若干个特定区间的频段,对超出频段的则无法识别,只能识别为噪声或发生严重误读。只有当你也有相对应的能力,才能达到互相平等对待的好关系。
那当我们想要有好的关系该怎么办呢?可能我们无法去期待对方,得自己有能力维系关系,也有能力去承接好的关系,有能力在自己需要时求助,能够在亲密关系里安顿自己而不会觉得被限制或控制。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让自己的内部具有这些能力,才有办法安顿在期待中的美好关系。
具体点说,在期待「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关系时,我们是否先问一下自己:我「求助」的能力足够吗?我能安顿在亲密关系里吗?是不是我太怕提出自己的需要会被拒绝,所以我才期待一种「召之即来」的关系;是不是我无法安顿在亲密关系里而不觉得被限制或被控制,所以当我希望你「挥之即去」。
细细想到这些,不禁感叹:人在早期所遭遇过的关系创伤是那么深刻地烙印在生命经验中,型塑了最初的性格样貌,带来种种限制。求诸于外地期待别人远不如求诸于内改变自己,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除自我限制。而想要求诸于内地将其重塑,是需要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