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所
台湾地区
预约查询
浅论「谈关系」
2023/07/05 张祎

在心理治疗中,有些个案具有较好的现实与心理能力,可以与心理师发展较为深入的治疗关系

一、心理治疗的美好愿景        
        在心理治疗中,有些个案具有较好的现实与心理能力,可以与心理师发展较为深入的治疗关系。我们对这样的个案通常抱有较高的期待,希望他们可以借由我们的帮助提升内在自我价值感、重建对人的信任、发展出较为完善的自我,逐渐解除由关系创伤带来的性格限制,最终获致满意的性格改变,达到满意的自我与生活。这样美好愿景的达成自然是需要一个长久的历程,而个案与心理师在这过程中都要历经各自的考验甚至煎熬。 
        由关系取向深度心理治疗的观点以及我们的临床经验证实,个案逐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基本的前提是我们与个案发展、建立好的「前置关系」,当个案有好的「关系适应」,能够慢慢适应依赖心理师,让治疗关系向更深层级推进,使「谈关系」可以练习进行并逐渐成为会谈的主题,个案内在为了因应早期创伤而发展出的复杂问题有机会得到有步骤、有层次的处理,过去生命中处处受限的「逃避所惧」便有可能解除封印,让人生走向「追求所爱」。
二、核心要素是「谈关系」
         「谈关系」到底是指什么呢?从字面意思看,就是与个案谈论他/她与人的关系。可能是与生活中关系密切的他人的关系,或是个案与心理师的关系。
        由于受关系创伤影响,个案生活中与他人的关系常常充满了焦虑、不安、疑惑与无法信任,当个案慢慢适应了跟心理师的靠近,这些焦虑与不安逐渐能够被谈论得具体与清晰,个案的自我觉察往往会有提升,对焦虑的耐受力增加,就比较能够将现实生活处理得好。这些变化会有助于个案对治疗关系的依赖,提升与深化治疗关系。
        个案内在的核心恐惧(如:「我觉得自己很糟糕」;「别人都会不喜欢我」;「或早或晚他/她还是会抛弃我,因为那就是我的命运」)是没办法用改变认知或单纯用诠释的方式被直接处理的(如:「其实你很好啊!」;「我就很喜欢你」;「不是的,你要告诉自己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或直接诠释:「那是源于你生命早期的关系创伤给你带来的低自我价值感」;「因为过去的创伤让你不敢完全对关系抱正向期待,总要提前防御。」)不管说法多么动听,或提供的诠释多么深刻,都是无法撼动深层的内在恐惧,也不可能令个案仅因此刻对诠释的深深认同而产生重要转变。就像深层的外科伤口仅用创可贴无法让创伤愈合,关系恐惧只能在关系里呈现和得到处理才是有效的,才能让个案产生新经验、累积新经验,使新经验与旧有的模式抗衡,让个案有新的选择,人生得到新机会。因此谈与心理师的关系是实现最高远的治疗目标的必由之路。
        与心理师的谈关系可以有两种:一种是较抽象概念地谈论关系(如在会谈初期,谈了一段时间之后,心理师询问「你觉得你来谈我给了你什么样的帮助?」,「你来谈有什么样的感觉?」)。另外一种是聚焦于「此时此刻」当下话题下的谈关系(如心理师问「哎,怎么了,你是在担心我对你有什么看法吗?」)。较抽象概念下的谈关系通常有助于治疗关系的确定跟提升,但对于内在恐惧的下降或正向经验产生的帮助是有限的。而在「此时此刻」情境下谈论关系则是直接对焦于个案内在深层的焦虑,去仔细处理那个历程,才有办法有层次地处理关系的恐惧,产生新经验。
        当心理师与个案面对面直接来谈论两人的关系,实际情形会怎么样呢?因为这个经验对个案来说是全然陌生的。他/她可能会对当下的讨论不太了解,也可能会因为紧张和恐惧而逃开,或者承接当下的焦虑谈下去从而获得新的经验。
        对于心理师的一些诠释(如:心理师谈到个案在会谈关系的变化与摇摆「我想你可能是在担心我是不是一个可靠的人,你能不能放心依赖我。你可能会害怕太过依赖我的话,就会发生可怕的事,所以就先把关系拉远。」)个案可能觉得「听不懂」、「有点模糊」、「好像有道理但又觉得有点抽象」;对于关系中此时此刻的讨论(如心理师问:「你这样问我时,你内心会有压力吗?」「刚刚发生了什么,你是对我有什么担心吗?」)可能会引发个案的紧张, 他/她可能躲开当下的讨论(如:「我不知道噢!」然后主动转换话题),那么讨论的价值在于对谈关系「进行了尝试」;个案也可能在当下承接了那一刻的焦虑,(如个案回应「我…我很怕你会觉得我是个肤浅的人」)在之后讨论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新的体验。
        如果可以这样谈下去,就表示个案停驻在这个焦虑的能力变高,再谈关系时的承受力会变得比较好。如果个案能够在here and now此时此刻谈与我们关系的焦虑时,能够谈的比较深、比较顺,就意味着个案变得比较有能力处理内在焦虑,也比较能内化到处理与外在其他人的关系上。接下来个案在跟其他人互动时,以前因为高度焦虑而无法表达的想法,在经过会谈中「谈关系」的练习跟训练之后,就变得因为个案更能处理内在焦虑而使自己的想法得以表达。当个案越来越能够处理内在的恐惧,他/她也会觉得会谈给他/她的帮助越高。越高的内在受益越增强治疗关系的强度,关系强度的提升会更有利于帮他继续碰触更深的焦虑跟不安,这样层层递进地接近和使个案有机会process reprocess那个深层的恐惧跟焦虑,个案才会在这过程里得到不一样的新经验,为治疗最终目标的达成添砖加瓦。
        对于个案来说,谈关系又会是什样的感受与体验呢?     
        对因关系创伤而倾向回避一切验证关系之不稳定不可靠的个案来讲,跟心理师细细谈论与他人的关系尚且可以尝试与忍受,甚至当发现自己的生活因此而受益时,常常选择主动去谈。在谈的过程中,心理师所提供的稳定的理解、支持、非评判的态度让个案获得从未有过的新感受,带来更深的觉察,慢慢较能够看清楚自己跟他人的样子,这时的心理师是一位「陪伴者」、「支持者」,是站在个案身边一同看向外面世界的人,像个可靠的「同盟」。
        当这位看似可靠的同盟突然主动将话题转向谈两人之间的关系(「刚刚发生了什么?你好像是在担心我对你有什么看法吗?」,「你刚刚这样问我,压力如何?」,「我刚刚那样问你时,你感觉如何呀?」)不管事实上他/她的语气多么地温和,一旦他/她突然这样发问,上一刻他/她的可亲可敬与可爱,好像瞬间收起来了。不但距离和角色有了微妙的变化,同时他/她的问题又是那么地直白直接!啊,我们不是在谈别的吗?为什么突然话题转向我们之间…让人忍不住瑟瑟发抖! (这不就是小时候妈妈「脸色突变」的心理师版本吗?)怎么办,要回应吗,怎么回应?诚实作答吗?我有答案吗?他/她这么问究竟是什么意思?回答不好的话他/她会不会对我失望或生气?我是不是已经沉默太久令他/她感觉等得不耐烦了?呀——刚刚是什么问题来着?此刻个案的内心可能是如此焦灼不安,简直快要shut down,恨不得突然晕过去就可以完全不用回答,需要悄悄深呼吸才能让自己强作镇定…无论个案在那个当下心绪如何纷乱、或是因巨大的恐惧突然袭来而完全呆掉变空白,无论他/她最后选择如何应对、是否能谈得下去,那一刻直指内心恐惧的焦虑、宛如枪口指着额头,避无可避、无处可逃的境遇,挨过一次就增加一分的耐受力。随着这样练习的累积,个案才有机会真正地去「process」内在的深层恐惧,而不是仅普通地谈谈,流于口头的、情绪抽离的「talk abou」。经由这样重复地、逐渐深入的「 process reprocess」,新的经验的产生和累积才有终能强壮到跟旧有经验相抗衡的一天,个案才获得摆脱束缚走向自由的选择,人生由「单选题」变「多选题」。
        所以谈关系有助于让会谈关系变得深入、将关系质量提升;可以比较有层次地处理个案内在的关系恐惧;有机会创造关系正向新经验。因此「谈关系」是实现治疗目标的核心要素。
三、进入「谈关系」的历程
        既然谈关系之于治疗目标如此重要,判断什么样的状况底下个案可以开始进入谈关系,自然也会成为重要的评估项。
        若以太极拳来类比的话,跟个案谈关系有点像是练习太极「推手」(在我的学习经验里,师父要求我先练习「走步」、「基本招式」、「整套拳法」,之后才会考虑带着练习「推手」)。当我们把谈关系的问题抛出去,就像跟对方发出「来练推手」的邀请。有的拳友只是用练拳来活动筋骨和打发时间,不会把「推手」设为目标;有的拳友是有高的目标,但尚在练习「走步」和「招式」这些打基础的阶段;有的拳友则既有高的目标,也已然经历过打基础的阶段,身体已经比较准备好了来练习「推手」。等待个案准备好跟我们谈关系就像是「等待想好好进步的拳友练好了基本功再来一起练推手」。
        太极拳中练习推手的基本条件是身体准备好了,对应在治疗关系中,可以跟个案「谈关系」的基本条件是个案心理上的足够靠近。不然突然抛出谈两人关系的话题可能会显得有些突兀,说不定让原本就对关系充满警戒和恐惧的个案落荒而逃。
        判断心理上的靠近程度,可以观察个案是否慢慢在适应跟我们的靠近,譬如个案愿意稳定地来谈、总能想办法寻找要谈的话题、会谈时情绪变得较放松、可以讲的心里话渐渐多起来;或者当个案对我们的话在意,譬如心理师在前次会谈中提到了紫丁香,下次来谈时个案讲「您上次提到的紫丁香,我特意查了一下才发现,原来以前我们家楼下就有一株!」;再或者当个案表达对我们的关心:「您看起来有点累,是怎么了吗?」,「最近流感大爆发,您还好吗?」这些都在表明个案适应跟我们靠近的能力是好的,具备了谈关系的基础。
        当个案谈关系的能力逐渐在练习与训练中得到提升,我们也会发现会谈中有越多机会去谈关系,同样也有越多机会在谈关系时尝试帮个案训练「停驻」在 here and now 的心理能力。对于有好的准备的个案,我们也需要在经验中学习如何在恰当的时机提出恰当的问题,增加个案的练习机会,获得更多产生关系正向新经验的可能,有效地加深治疗关系和推动个案的变化进程。
参考资料:
[1] 吴国庆.《关系取向深度心理治疗课程讲义》. 2018-12-5.
[2] 陈宥楹. 《关系取向深度心理治疗长期治疗历程反思》. 111-06-13.
[3] 钟瑞敏. 《获致改变的心理治疗保护因数:关系适应》. 11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