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好品质关系的伴侣样貌之前,先来谈谈低品质但又能维持稳定关系的伴侣模样。其实这种伴侣是常见的,尤其常见于60年代之前的伴侣,在那个难以离婚远离关系的社会氛围下,婚姻关系的存续远比其中的关系品质更重要,许多人离不开痛苦不已的关系,只能善尽职责的抚育孩子,做好婚姻中的角色,或想尽办法逃离角色责任,就是绝对不会离开关系,持续直到老年。低品质稳定关系的伴侣,就是双方对于关系的好坏、亲密度的高低及关系投入程度的期待都不高,即使激烈吵架或相互伤害也不会影响到关系的存续问题。所以,他们通常只求关系能稳定存在即可,就算关系疏离,彼此早已没有话讲,或是每天轰轰闹闹,所有鸡毛蒜皮的事都可以吵,只要日子还能过得下去就好,这样的关系样貌就是维持低品质但只求关系存在的伴侣。
这里举一个例子来看伴侣关系中常见的状况,有时候,只求关系存续是一种长期伴侣互动之后的结果,可能其中一方期待另一方能更投入,更亲密,另一方却始终无法符合这样的期待,失望的一方以及被期待的一方都陷入痛苦,但因为关系消失远比期待落空更加的痛苦,最终找到的平衡可能是降低期待,维持低品质但关系稳定存续的状态。
小珍是个情绪起伏较大,做事勤快的家庭主妇,她来寻求咨询是因为对丈夫无比的失望,并起了离婚的念头,但一想像离婚后的生活却又痛苦到无法度日,因此前来寻求咨询。
小珍说:「结婚前,他最吸引我的就是那个单纯的个性,虽然他比较木讷,但是看到他努力踏实又孝顺父母,我曾经觉得很可靠,认定了他就是可以白头偕老的人」。走进咨询室,小珍坐下来谈起自己的先生总是流露出无奈的表情,谈起自己则是委屈的潸然泪下。
昔日的好,已成为今日的怨
小珍说:「婚前他的优点,现在我看起来都觉得很可恨!我需要他的时候他听不懂我的意思,我希望他顾一下孩子他竟然边滑手机边喂奶,孩子都吐了才发现,不仅如此,我希望假日能一起带孩子出去走走,他很不情愿还要求我每周都应该要跟着回家陪他母亲,我们每次都会为了这些事情吵架吵到半夜,他总是说我太强势要求太多,说我婚前明明很温柔,现在小事也要责备他,难道真的是我要求太多吗?」小珍说到这里既难过又委屈,认为自己为了给先生有个温暖干净的家,努力做家事煮三餐照顾孩子,却被先生嫌弃,小珍觉得自己总是不被理解,先生也因为害怕吵架而常以工作忙碌为由变得更不愿意待在家里,两人关系越来越冷漠,甚至觉得关系已经走不下去了!
小珍:我只是希望有个双方能互相扶持的属于我们自己的家,不是只是一个孝顺他母亲的家,但他只有他母亲的事最勤快,家里的事他就很消极,总要我催促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难道真的是我太强势? 但我的期待有错吗?
咨询师:嗯,你希望你先生更主动一点投入你们的婚姻里
小珍:是啊,不然我跟一个工具人结婚干嘛?但只要在他母亲面前,他就变得很主动,对他母亲嘘寒问暖,当个孝顺的儿子,对我就是常表现出不耐烦配合我命令的样子,到底把我当什么了?
咨询师:你似乎也不想这样对他,但看到他被动的模样也忍不住想要求他
小珍: (开始哭泣)我真的不想讨厌这个人,但我觉得他更爱他妈不是我!
没想过也做不到的期待调整
其实,小珍从来没有想要对对方调整期待或降低期待,因为对对方降低期待就等于失去了对人生的殷殷期盼,怎么说呢? 在小珍过去的成长经验里,她总是被母亲高压的控制,她很少有机会关注自己的感受,她认为只要努力付出努力做出好表现就能得到爱,否则就可能遭受母亲的嫌恶,这是她从小到大的关系剧本。小珍成长后,她找到了一个对她忠诚又顺服的伴侣,这样的人给她极高的安全感,再也不用担心可能有被抛弃的危险,回避掉心底最大的恐惧,并认为只要在关系里不断不断地努力就能得到她过去一直得不到的东西:「被稳定的关爱与支持」,小珍认为只要改写了过去的关系剧本,就能在一个相对好的关系里弥补过去得不到的爱,因此小珍找到了看似理想的伴侣,期盼着在婚姻中也是努力再努力的做好自己的角色,她以为先生那样踏实孝顺的模样也会复印到与自己共组的家庭里,深切期盼先生能跟自己一样为了家庭为了对方而努力改变,因此就看不见也无法接受先生原本的模样与来自原生家庭的侷限,这样期待的方向最后只会得到对对方更强烈的失望。
与其面对更大的恐惧,不如选择恐惧相对较少的生活
后来小珍怎么面对这样的困境呢? 她谈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离婚远比留在痛苦的关系中更可怕,离婚可能要面对爱批评的母亲,还要马上面对的是孤立无援的自己,小珍一辈子就是在极力避免孤单,想到这种处境几乎让她难以承受。后来小珍开始学着降低对先生的期待,也开始理解到先生人生的困境就是在心理上离不开深爱的母亲,但那样的行为就会顾不了小珍的感受,小珍逐渐放弃得到先生的爱,认为自己人生中最终也不会找到比先生更好的人,能找到一个还算顾家听话的先生应该要满足,因为至少比原生家庭的姊妹的婚姻好上许多。在这种比上不足比下有馀的心态中,小珍渐渐不想再要求先生太多,先生仍旧一贯原本的模样,只是妥协小珍可以不用每周回去看母亲,两个人的关系冲突平缓了许多,但因为常各过各的生活,小珍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在陪伴孩子上,也渐渐觉得比起婚姻关系,好好的跟孩子相处更重要;先生则忙于工作与母亲之间,两个人的话题也越来越少,形成了话不投机半句多,但稳定存续的低品质关系。
那么,好品质关系的伴侣又是什么模样呢? 我们大致可以分成三个特点来说明:
一、好品质关系的伴侣吵架有分寸:伴侣不可能不吵架,但好品质关系的伴侣吵架是有分寸的,即使吵得不可开交,仍会给对方台阶下,也不会用羞辱对方和威胁结束关系的话语来吵架;他们比较不会用破坏关系的语言,吵架虽然可以宣洩情绪但仍然会维持话语的底线与分寸,因此有分寸的吵架意味着:
(1) 好品质关系的伴侣在「激烈沟通」时,不会进行人身攻击、轻蔑或是以过度负面诠释的方式,恶意解释对方行为的动机,因为这些都会使沟通失焦。
(2) 好品质关系的伴侣在沟通时较不会退缩与逃避,许多伴侣因为觉得吵架很累或很焦虑,因此选择回避沟通,导致各自宣洩完情绪,从来没机会没有好好谈及重要议题;重视关系品质的伴侣,会想办法或找时间说清楚自己在乎的观点,避免心中产生疙瘩,透过努力沟通彼此内在的情绪,感受到交流与在乎,如此,疙瘩才比较不会变成关系不安的种子持续发酵滋长。
(3) 好品质关系的伴侣在沟通时,彼此都知道需要说出自己的需求,但同时也知道对方也有自己的立场,因此不会急着想控制或说服对方。沟通并非为了要赢,而是为了创造共识,为了能更好的合作,因此伴侣需要具备清楚传达自己想法的能力,也需要具备倾听并愿意努力理解对方的能力。
二、好品质关系的伴侣具有和好的能力:许多伴侣很会攻击对方、自我防卫,但没有能力和好,也就是没有修复关系的能力。重视关系品质的伴侣在长期的关系磨合下,会有自己和好的方式,会建立出属于彼此争吵后和好的默契。
三、好品质关系的伴侣愿意为了维持好的关系,尝试做没有把握的事:他们比较愿意尝试各种增进关系品质的行为,忍受过程中产生的不舒服感。例如:有人对于说出需求是很困难的,但为了避免伤害关系,愿意调整自己的害怕去做没有把握的尝试,例如,虽然害怕说出自己的感觉,但深信这样才能传达给对方知道,也有信心对方愿意理解和包容,即使自己很不熟悉说出自己的感受,但愿意为了让关系更好而努力尝试看看。
为什么有能力尝试做没把握的事是一个重要的特质呢? 因为对许多受过关系创伤的人来说,「好关系的经验」其实非常的少,少到对于「亲密的好关系」大多是出自于想像或他人表现的经验,因为成长的历程里根本就没有,于是他们总是很清楚自己在关系中「不要什么」,却说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或是即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因为没有经验,就会按照自己的想像去要求伴侣应该要做到,自然地认为,只要回避过去痛苦的经验,就应能满足人生中一直得不到的渴望。例如擅自想像伴侣应该要有能力察觉到自己心底的需要,不用说也应该自动来满足自己,如同母亲能立即察觉婴儿的需要并无条件给予关爱一样。但如果伴侣无法理解或做不到,就会擅自的失望与愤怒,认为伴侣不够重视自己,继而开始担心可能在未来会再次发生过去创伤的经验(例如被重要的人抛弃)而终日测试着伴侣是否足够爱自己,这会对关系造成紧张,也容易让关系充满猜忌与裂痕。然而,如果能了解到自己一直以来在追寻与回避的经验历程,或许就能更有弹性的面对伴侣,基于了解自己和伴侣的基础上,为了关系更好而愿意尝试不同以往的行为,弹性调整对彼此的态度,如果努力了很久还是难以有进展与共识,甚至关系来到了难以忍受的尽头,个体也有能力决定如何为自己获致更合理与健康的好关系。
总结来说,好的关系品质具备上述三特点,包含:伴侣之间吵架虽激烈但有分寸;有和好的能力、以及愿意为维持关系而尝试没把握的行为。伴侣之间要一起度过的时间很长,若是能够自我审视并运用上述三点,比较有机会让伴侣关系走向更美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