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所
台湾地区
预约查询
放空三部曲
2023/11/03 吴国庆

我記得有本書就叫「活在當下」,鼓勵大家學習活在當下,但是對很多人來說,活在當下一點都不難,因為他們的記憶與感受常常只有當下,之前發生的事很容易模糊記不起來,展望未來也一樣模糊,難以想像與期待。而且,在描述自己的生命經驗會缺乏足夠的「清晰」與「連貫」的特點。這種「活在當下」,是因為過度使用「放空」的結果。

活在當下,因為只有當下——談放空

                                          吳國慶 所長

我記得有本書就叫「活在當下」,鼓勵大家學習活在當下,但是對很多人來說,活在當下一點都不難,因為他們的記憶與感受常常只有當下,之前發生的事很容易模糊記不起來,展望未來也一樣模糊,難以想像與期待。而且,在描述自己的生命經驗會缺乏足夠的「清晰」與「連貫」的特點。這種「活在當下」,是因為過度使用「放空」的結果。
過度使用放空的人,常帶給大家的印象包括:生活過得片片斷斷、經常忘東忘西、一個人的時候像遊魂等。另外他們還有一個有趣的特徵是:一旦沈迷於小說或電視劇,會陷入故事情節無法自拔,要幾經費力才能順利回到現實。
接下來將有三篇文章與大家談「放空」。這一篇是放空的定義與對適應的影響,第二篇是放空對人際關係的影響,最後一篇則是放空在心理治療上的意義與價值。
 
壹、放空的定義與對適應的價值(2015415日)
 
先舉一個使用放空的個案當成開場:
 
李同學每次來會談都會東聊西聊,好像有主題又好像沒有,不過總是可以把會談順利完成。如果仔細詢問李同學上週談了什麼內容,他總覺得模糊,彷彿上週的會談已經是上個月的事。
 
當李同學離開會談室的那一刻開始,會談過程的感受與記憶,開始逐漸模糊,因此到了這週,上週所談的內容幾乎都忘了,勉強去想也許可以記得一些片段,但同時也感到相當地費力。
 
一、放空的定義:
從原先的關係(時空)脈絡與情緒感受,轉換進入「情緒平板」的狀態,使得前一刻的關係(時空)脈絡與情緒感受,無法延續到下一刻,因而失去原先的情緒歷程,這是一種情緒因應的方式。
 
李同學在會談過程討論過去或現在的關係經驗,或多或少都會出現相當複雜與強烈的情緒,因此他也會隨時放空,讓自己進入「情緒平板」的狀態,讓不舒服的情緒可以離自己很遠,特別是離開會談室以後,「放空」讓這些複雜的情緒彷彿就像沒有發生過。
 
二、放空的優點
藉由放空的快速情緒狀態轉換,達到強烈情緒的減弱與平衡,特別是負向情緒。這樣的方式可以控制情緒之惡性循環的發生。
放空對於個體長期適應的價值,在於協助個體得以在特定的艱困關係處境下繼續生活下去,等待未來人生改變的可能性。
 
李同學在過去的關係經驗曾經出現無法掌控的恐懼與害怕,他用「放空」的方式讓自己不至於陷入完全崩潰的情緒狀態,幫助他在主觀極度的關係恐懼下得以繼續生存,期待未來改變的可能性。
 
三、放空的缺點
快速轉變情緒狀態,使得情緒無法發揮「適應的功能」,影響到適應的效率。缺乏「清晰與連貫」的生活經驗更影響許多重要的心理發展,造成簡化(甚至是貧乏)的自我概念與外界知覺。
        過度使用放空也影響到幻想與期待的產生,以致對未來缺乏憧憬,難以描述期待的生活,需要透過人際比較來呈現。
 
李同學在關係經驗中習慣過度使用「放空」,雖然能夠幫助自己熬過艱困的關係處境,但是卻妨礙了他本身調適情緒的成熟度,包括無法讓會談的深度持續、無法順利地與治療者發展良好的關係經驗。此外,放空也讓李同學無法透過幻想,勾勒對未來的憧憬。
 
貳、放空在人際關係上的影響(201557日)
 
 
如同第一篇所述,雖然放空具有因應強烈負面情緒、控制負面情緒造成混亂的程度,以及增進生活適應的重要功能;但是,放空同時會造成當事人的生活經驗,缺乏足夠的「清晰度」與「連貫性」。因此,當事人自主生活規劃與關係對應的能力,均會顯得不足,這時就得高度仰賴穩定的「工作」或「人際關係」作為架構,讓生活與人際交流順利持續開展。
通俗一點說,高度放空的人需要一個外在的「框框」來參考,才能順利安排自己的生活與完成目標性的行為。
 
一、特別的伴侶組合
因為需要穩定的關係做為我自我觀點與跟外界關係的參照架構,相對而言,高控制取向的人,比高度放空的人更能提供上述的功能;換言之,高放空的人比較容易依賴高控制的人,來架構自己的角色以及與外界的關係。當然這種依賴關係,也經常會出現在伴侶關係中,形成常見的「高控制-高放空」伴侶組合。
慣用放空的個體,習慣依賴高控制取向的人,因為高控制取向者的「支配性」,可以提供個體更多的行為參照的背景或脈絡。除此,高放空的人的人際被動,是強勢的人主動選擇開啟交往與控制的優先選擇對象,這樣的結過更促進了「高控制-高放空」伴侶組合的出現。
 
二、高放空個體親密關係的挑戰
任何的伴侶組合,有其優點但也會有出現問題的狀況。最常出現的狀況是高控制的伴侶對高放空伴侶表達敵意與攻擊性,高放空伴侶對於高控制伴侶的攻擊與情緒化反應,有著高度的焦慮與恐懼,常採用迴避或遠離的方式來減低被攻擊的焦慮。
        然而某些高控制的伴侶,會將高放空伴侶的迴避或遠離行為,視為不尊重或不在意,因而激起對高放空的強烈憤怒,這將使得高放空的個案更加畏懼與高控制的伴侶相處,當然也會使得高放空伴侶更加無助。
 
三、有時還是逃不掉
如果伴侶同為高放空,親密關係的維繫的確比前述「高控制-高放空」的伴侶組合來得容易些,只是高放空的伴侶通常來自高控制的家庭,所以一旦進入婚姻,原來高控制的父母也可能涉入婚姻,再度呈現「高控制-高放空」伴侶組合的問題。譬如,高放空的先生與太太相處並不難,但是一旦與高控制的婆婆同住,畏懼母親的先生可能會漸漸失去原有先生的角色與功能,高控制的婆婆便會處處針對高放空的媳婦,使得高放空的媳婦陷入關係的恐懼與困境。
 
參、放空在心理治療的價值(2015623日)
 
談到放空在心理治療上的價值,就不免要先談到關係創傷。關係創傷定義為:「在早期的依賴關係,被依賴者施予拋棄、忽略與虐待,使依賴者經驗無法因應的極度恐懼,既無法預測結束,也無法逃離,進入失去所有關係連結的狀態。」
於是,「放空」是經驗關係創傷的個體,為了繼續生存發展的因應方法。透過放空可以快速控制關係創傷帶來的強烈情緒,減低生活適應的困難。但是,放空卻也會是影響性格發展的重要因素,不單只是一種因應。
長期高度的放空,孕育了個體高度依賴環境架構、缺乏計畫性目標追求、簡化的人際知覺以及模糊的自我概念等重要的性格特質。上述的性格特質,直接影響個體成年期親密關係的發展與維持,譬如:缺乏篩選適當對象的能力(不清楚哪種異性應該迴避、缺乏適當的人際警覺)、被動等待關係的建立(在關係中總是被動與等待,即使遇上心儀的對象,也難增加主動接近的程度)、害怕關係改變(即使關係品質不好,因為擔心關係結束,就只能不斷隱忍)。這些性格使得習慣放空的個體,更容易選錯對象、在關係中忽略自己的重要性以及為了關係委屈自己,增加陷入關係困境的可能性。
 
一、改變創傷經驗面對的挑戰
創傷經驗聯結著強烈的無助感與混亂情緒,使得個體高度仰賴迴避與逃離的因應,成為心理治療難以進展的挑戰(換言之,一旦面對創傷經驗,個體將會感到無法承受的強烈情緒,只能一再地迴避或逃離面對創傷經驗,造成改變創傷經驗的極大困難)。因此需要階層(有層次)的暴露(exposure),讓個體重新經歷(reprocessing)創傷經驗的操作機制,來解決一再迴避或逃離面對創傷經驗的困難。透過這個操作機制,個體得以依階層,逐漸地暴露與適應創傷經驗,達到改變創傷經驗。在改變創傷經驗的過程,放空的適度使用,協助了有層次地改變創傷經驗的達成。
 
二、放空對改變關係創傷的價值:創造有限的混亂歷程
放空可以適度地控制關係創傷引發的強烈情緒,減少情緒惡性循環的發生與仰賴逃離的因應,使得個體持續承受當下的混亂情緒,直到適應混亂情緒。換句話說,在改變創傷經驗的過程,一旦陷入情緒混亂,透過放空便能避免情緒混亂繼續增加,限制了混亂情緒的強度,個體便能慢慢適應有限的情緒混亂。這種「陷入情緒混亂並達到適應」的現象將持續出現,形成階層呈現的改變創傷經驗歷程。如此一來,不僅創傷經驗的影響會逐漸減低,個體承受焦慮的能力也可以逐漸提升。特別是在個體經歷情緒混亂之後,個體彷彿像是從混亂中甦醒,原先難以聚焦或討論的主題,變得可以清晰地討論。舉個例子:王小姐談到小時候父母吵架的一幕,當下越談她的眼神就越空洞,話題就卡住了。談完後的幾天,王小姐經常恍神,常忘了現在的時刻(不知道現在是幾點),也惡夢連連。再過了幾天,彷彿從夢中醒來的王小姐,便能更清晰與完整地描述小時候父母吵架的細節與對自己的影響。
放空的因應也跟懼曠的心理病理有關,懼曠症狀的維持與過度仰賴逃離焦慮反應有關。個案一旦進行缺乏把握的嘗試(如:駕車前往陌生地),引發的焦慮反應很快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強烈的焦慮只能仰賴逃離以控制焦慮,但是由於放空能適度打斷焦慮的惡性循環或控制引發的情緒強度,自然可以減低逃離與迴避的使用。因此,臨床的經驗上,懼曠症的患者通常缺乏放空的能力。